当前位置:财商学院>行业研究>
影子银行25万亿风险之忧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4-26
文章摘要:规模25万亿元以上由于国情不同,我们恐怕不能用市场型信用机构来定义近年在中国日益兴盛的“影子银行”,因为这些非信贷融资的业务多在银行体系内完成,包括银行理财,更合适的

  规模25万亿元以上

  由于国情不同,我们恐怕不能用市场型信用机构来定义近年在中国日益兴盛的“影子银行”,因为这些非信贷融资的业务多在银行体系内完成,包括银行理财,更合适的称呼应是“银行的影子业务”,即区别于正规信贷业务的其他债务融资方式。

  根据央行公布的非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截至2012年9月,其他存款性公司总资产128.57万亿元,其中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净债权大致12.1万亿元,再剔除银行持有的政策性金融债和商业银行债。据中债统计,10月末,商业银行和信用社持有的政策性银行债为64484亿元,持有的商业银行债为3505亿元。

  因此,通过同业创新方式形成的信用供给,估计为5.28万亿元。然后再加上对其他金融机构的债权4.52万亿元,所以,目前银行表内的影子业务的规模或在10万亿左右。较之去年同期增加了约3.1万亿元。

  惠誉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3月底,全国理财产品的规模超过10.4万亿元,其中非保本的产品占比约80%~90%,计8~9万亿元。如果再算上私人直接持有信托、企业债券;再算上未贴现的票据和民间借贷。

  如此,区别于正规信贷业务的其他债务融资方式,即所谓的中国式“影子银行”的规模估计在25万亿元以上。

  体制异化的产物

  “影子银行”体系迅速崛起原因复杂。自2009年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以来,逐步产生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中央不得不进行宏观调控,紧约束中国正规的信贷系统,包括信贷额度配给制、资本金约束、贷存比流动性约束等;此外,银监会着手清理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定下“降旧控新”规则,要求银行对于到期的平台贷款本息,一律不得展期和以各种方式借新还旧。

  逐步加强的调控力度,使得许多已经开展的地方政府项目的后续资金得不到有效的满足,前期2009年大投资借的信贷逐步到期没办法偿付。而在中国国有银行体制中,银行行长也不希望前期发出去的贷款在其任期内变成坏账,也有继续供款的动机。两方一拍即合,银行开始绕道,通过非信贷的方式,藉“影子银行”接济地方政府;各种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包括前期的信托、后期券商的资产管理,实际上或多或少扮演着通道角色。

  要么没风险 要么系统性风险

  业内普遍盛行资金池信托业务,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影子银行业务。资金池信托实质是一种不定向信托,资金多数流向政府平台和地产等项目,累积风险很大。当前体制下,遇到风险都不可避免地会回表,以银行表内不良资产形式表现出来。由于隐含的是政府和银行的担保,最后还由银行兜底,归根结底由中央政府信用兜底。

  中国利率市场化下一步推进的最大障碍,在于没有合格的市场参与主体。无论是融资者还是投资者。融资者主体主要由地方政府和国有经济部门构成,由于软预算约束,道德风险和“庞氏风险”丛生。这些主体融资,扩张债务时,很少考虑还款的问题。

  而投资者总认为融资行为背后,存在中央银行的信用背书。只要风险溢价稍微给一点,就有很多投资者参与监管套利行为,缺乏市场化意识和风险意识。

  面对中国扭曲的市场体制和政府干预惯性,要么没风险,如果出风险,一定是系统性风险。这样,很难形成真正的市场利率。要改变的话,中国一定要建立现代国家的硬的预算约束机制,政府进行各种投资项目必须要有一个广泛的公众听证制度予以制衡。

  新一届政府无论其中长期会实施一个怎样的改革策略,抑制债务的雪球进一步滚大,都是当务之急。

  金融监管开始收紧应是最先启动的政策信号:开始清理2012年无序扩张状态的影子银行业务。最可能的措施是:总量控制、限制增长、风险排查。抑制规模进一步滚大,同时推动理财资产无可避免的要回表。由于债务的供给压力开始下降,货币市场利率和理财收益率将摆脱“纠结”开始下行,是可以预期的一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