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商学院>探秘明天系·肖建华之金融帝国>
明天系的“原罪”与“上岸”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20-04-28
文章摘要:市场各界对明天系的质疑、监管机构对于明天系的反感,与其历史原罪不无关系。 原罪 质疑 市场对于明天集团的原罪质疑,主要集中于控股上市公司和下属金融机构的早期运作,当时
市场各界对明天系的质疑、监管机构对于明天系的反感,与其历史“原罪”不无关系。
原罪质疑
“市场对于明天集团的‘原罪’质疑,主要集中于控股上市公司和下属金融机构的早期运作,当时主要是想做事但缺钱。明天系在此后也为‘原罪’问题付出不少代价。”明天系内部人士如是说。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西水股份、明天科技、兰太实业等6家股东共同出资15亿元组建的子公司海吉氯碱,2009年因为拖欠3063万元电费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乌海市政府成立了破产重整工作小组快速推进程序。明天系曾计划聘请知名律师在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打官司,但是乌海市检察院随即开始刑事立案调查明天系当地公司抽逃注册资本金问题,明天系遂放弃抗争,将海吉氯碱拱手让与湖北宜化集团。
民营资本系族企业在取得第一桶金的过程中,往往发生侵占国有资产或他人资产的“原罪”。对此,和君资本合伙人张真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谈到,有企业自身野蛮生长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原因。
“民营企业草创期,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与国有企业相比本身没有资源优势。”张真对记者表示,早期资源分配没有市场化,也给违法乱纪留了空间。
张真认为,当下法律对自有资金收购、注册资本金足额缴纳等规定,是中国的阶段性特点造成的。因监管能力有限,所以对风险防控有更高的要求。这说明制度层面现阶段仍存在一定缺陷。
以注册资本金的要求为例,其核心是企业资信问题。我国企业的资信系统不完善,所以注册资本金可能就是企业资信的一个重要的指标。随着我国企业资信系统的完善,比如银行授信等,注册资本金就不再是唯一指标了。
“机构协助企业融资,本身承担信用风险。机构需要对客户、对自己负责,金融机构通过提高自身监管、做好业务风控,可以减少整个系统的风险,同时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张真表示,微观风险的解决应从法律层面逐步下放到机构层面。
亟待阳光化
多年来,明天系一面通过庞大的政府公关团队结交人脉、“傍大款”的方式获得资源,解决问题;一面又通过保密制度使内部情况尽量避免外泄;此外,还通过媒体公关团队,化解负面报道,上述效果叠加,使明天系多次成功“脱险”。
但随着中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明天系原有的方式愈来愈不适应其发展步伐,多位股份制改革和公司问题专家看来,明天系亟待阳光化、规范化、透明化。
张真说,企业与政府、媒体沟通,本身没有错,但形式上不能走偏。公关部门应该健康化、阳光化,而且,这种特殊的资源不应该被特殊依赖。企业应该更加关注自身的经营,而不应舍本逐末,将这些当作解决问题之本。
“民营资本系族企业如何洗去‘原罪’,顺利‘上岸’,是一个深刻的金融社会问题。”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教授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称,民营资本系族企业在创业初期,由于是无产者,都敢于冒险,突破监管乃至违法犯罪,特别是在金融创新领域。
刘纪鹏认为,金融创新是魔鬼还是天使,本身是个辩证的关系。在美国很多的金融衍生品事实上就是犯罪,但是披上华丽的外衣,就成了金融创新,就连美联储也不敢质疑。纵观美国金融发展史,也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企业。历史“原罪”可以漂白,方式大致有通过慈善、从政、捐助、支持政府重点项目等途径,民营资本系族企业要想基业常青,都要逐步成为规范化、透明化运转的现代企业。
“聪明的企业家,需要自己去寻找上岸的路。在发展的过程中,完成自我救赎。”张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到,上岸就意味着规范化、专业化和阳光化。政府可以给予企业一定程度上的“宽容”,良性引导,提供机会,创造合规路径给企业来走。对于违法乱纪行为,分个案进行处理。政府可以给予不同类型的原罪不同的尺度。
“比如公允价值收购国有资产,企业能够在时间限制内弥补,政府还是会给机会的。政府的态度,可以进一步细化,比如企业非市场化行为侵吞国有资产,让企业用现在的业绩对过去进行弥补,逐渐趋于公平。”张真说,“国家政策在调整,企业自身也在调整,中国商业的现实是在矛盾中前进的。”
据本报了解,明天系内部也曾经有过阳光化的尝试,曾在内部提出过设置新闻发言人岗位,对媒体报道进行正面回应。也曾在2012年提出,在媒体上进行正面宣传,重塑媒体形象。但因为与既有的保密制度、“隐蔽+分散”策略不符等多方面原因,最终未能成行。
张真认为,未来成功的民营资本系族企业,一定是拥有强大价值观并坚守其价值观的企业。在企业价值观上,从投机心态向价值创造上转变。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摒弃投机心理,真正理解产业、立足产业,有很好的产业发展战略,同时具有整合产业资源、提升产业竞争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