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商学院>行业研究>
评论:7万亿信托规模背后的岁末冲高逻辑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4-27
文章摘要:11月以来,单一信托及集合信托产品成立速度明显加快。业内人士称,前者主要是为配合银行岁末揽储的连带效应,后者则与各家信托机构年度经营目标完成情况有关。⊙记者邹靓12月

  11月以来,单一信托及集合信托产品成立速度明显加快。业内人士称,前者主要是为配合银行岁末揽储的连带效应,后者则与各家信托机构年度经营目标完成情况有关。

  ⊙记者 邹靓

  12月13日,中国银监会非银部主任李建华在2012年中国信托业峰会上透露,截至11月底,中国信托业资产规模即将突破7万亿。这在意料之中,亦在意想之外。在市场对信托业能否延续爆发式增长的质疑声中,信托业以迅雷[微博]不及掩耳之势轻松越过6万亿标杆。就在证券、基金、保险大行“放宽投资范围”之道的当口,信托业直奔7万亿去了。

  11月以来,单一信托及集合信托产品成立速度明显加快。业内人士称,前者主要是为配合银行岁末揽储的连带效应,后者则与各家信托机构年度经营目标完成情况有关。在这个泛资产管理的时代,“揽储”已经不单是银行自己的事儿,信托、券商、基金乃至保险各路人马都已参与其中。

  年末冲刺

  临近岁末,每天清晨的第一条问安短信几乎都来自各大金融机构,“这年头,谁还没收到过几条理财短信啊”——朋友间的一句闲聊,透露出理财市场营销的火热程度。早在一个月前,以银行为首的各路财富管理人马已经开始布局年底“抢钱”行动,其阵势丝毫不逊于电商大战。

  往年银行岁末揽储以本行员工摊派任务为主,随着理财市场的日益火爆,通过加快理财产品发售获取低成本资金已经是各家银行必定上演的年末大戏。“尊敬的某某,我行12月12日至12月16日发售金卡客户专享理财产品,期限92天,预期年化收益率4.7%,额度有限,请速致电预约!”,这大概是最常见的理财营销短信。越来越高的推送频率和偶尔跳高的预期收益率暗示着,各家商业今年的揽储压力不轻。

  今年的特别在于,不仅商业银行忙着“抢钱”,信托、券商、基金、保险都没闲着。利得财富研究部副总监王珍表示,信托公司年底冲量是很普遍现象,只是今年有券商、基金分流渠道,竞争比往年更激烈。

  来自用益信托的不完全统计显示,今年11月份集合信托产品的成立情况一改10月低迷,成立数量和融资规模环比都大幅上涨。“临近年底,各大信托公司纷纷进入冲刺阶段,一方面加快产品成立步伐,以期在年底结算前完成已发行产品的募集工作;另一方面,年底市场各方投资者资金自上一年度投资中解放出来,进入下一个投资循环,市场资金充裕,也推动了信托成立市场的增长”,用益信托工作室研究员颜玉霞表示。

  “揽储”引擎

  岁末冲规模不是某个行业的专利,但很少有人观察到不同行业间联动的内在逻辑。

  一银行系信托公司创新研究部总经理认为,“其实信托业年底冲规模是很惯常也很正常的现象了,主要的逻辑是为了配合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各家银行都有年末揽储的任务。另一个原因就是各家信托机构都有年度经营目标,一般到12月份就很少再开拓新的项目,年底主要任务就是推进已经发行的产品尽快完成募集成立,快速落地收尾,规模就能反映在年报上。”上述总经理所说的两个原因分别对应单一信托产品和集合信托产品,银行理财资金或是新加入的券商专项理财、基金专户理财通常作为单一客户指向单一信托计划。12月12日,泰康人寿出资9.68亿元认购“中信·聚信汇金地产基金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作为首个信保合作案例标志着保险资金投资信托产品的开始。

  来自多家第三方理财机构的销售情况显示,近期各家机构上马了大批信托项目,大多都是在10月、11月发行,期望在12月完成募集。

  即便是年末增加的理财产品供给,在专业人士的眼里,“好项目”依然是僧多粥少。11月份成立的集合资金信托产品平均预期年收益率为9.03%,同比下降13个基点,整体收益水平呈下降趋势,市场资金相对充裕也促使信托公司加快产品发行。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信托业管理资产规模突破7万亿已经板上钉钉,但由于基数大的原因,今年四季度的环比增长不会有2011年那么大。“证券、基金投资新政颁布后,银证合作、银基合作快速扩张,分流了信托原有的渠道业务,这是渠道业务扩散效应的体现。”

  据悉,各家信托公司及第三方理财机构的财富管理团队已开始维护渠道,筹备来年业务拓展。